发C刊经验分享!纯干货,抓紧收藏
发布时间:2022-09-29 10:04:48 阅读量:3483次
很多研究生都会觉得发C刊越来越难,甚至“难于上青天”
确实,C刊因为是人文社科核心里认可度最高、知名度最广的期刊,从来都是不缺“好文章”,“难发表”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。
为什么这么难?
首先C刊的数量是有限的,目前是585种,很多都只有6期或更少,每一期的发文量又可能只有十几篇
数量的减少直接导致了C刊的要求越来越严格。
其次,发C刊是许多名校硕士、博士生毕业以及高校教师评职称的重要标尺之一,少的1~2篇,多的3~4篇,
C刊刊物数量少,市场需求量又极大,竞争激烈,学术界的“内卷”现象越严重。
因此,很多C刊对于作者资质就有了新的门槛:
一般要求学历是博士,职称是副教授以上,还需要是好的学校或单位。如果有基金项目一定要同步附在文章上,提升编辑对于你的学术认可度;
同时,很多C刊为了保证自己的刊物质量,增加引用率,会更多采用名家教授的文章,留给其他人的版面并不会特别多。
这也是为什么发C刊越来越难。
那么发C刊有什么经验呢?
一是内容:
好的文章,从标题上就会赢得编辑的青睐。
如果不会写好的文章,那就是多阅读,阅读自己领域的学术著作,以及通过知网等网站去检索与阅读一些权威性期刊发表的相关文章,增加你对学术的理解,并在阅读中快速捕捉既有学术前沿性又有研究深度的选题,
同时在写作过程中,要会以详实的数据与严谨的思辨方法,对文章进行层层分析,逻辑有条理,数据分析恰到好处。
写完文章之后,再次反复修改内容格式,文字标点,请导师帮忙修改完善。
好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,而是反复修改出来的,一定不能犯语序不通、错别字等低级错误。
二是心态:
有决心、耐心、有信心。不要怕期刊不收录你的文章,只要你对自己的文章有信心,就大胆投,也不要怕被拒绝,拒绝你很正常,有那么多人都在投稿呢,但是如果被拒后有审稿意见,对于稿件就可以再次修改,再次投别的刊物,只要下定决心一定要投出去,并且耐心等待,这本期刊不行,就换一本期刊,终会有编辑赏识你的文章的。
三是技巧:
要提前了解不同刊物的风格和倾向
比如《新闻记者》主要关注的是中国和海外新闻业的实践动向,关注重点是媒介融合,媒体人,社交媒体对新闻业的影响等,《政法论坛》较倾向于刊发思辨型和基础研究的论文,
了解不同的期刊、风格特色,结合自己的文章方向,也会提高命中率。
如果实在不知道投什么刊物,可以看看自己导师或师兄师姐一般发表在什么期刊,可以进行跟投。
#期刊写作##期刊发表##论文##投稿##学术论文